湾沚区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工作
发布地点:区政府第一会议室 发布时间:2022年12月12日
发布单位:湾沚区文化旅游和体育局 发布人:张骥 主持人:姚平
一、基本情况
湾沚区作为安徽省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,拥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、重点村2个,省级特色旅游名镇3个、名村4个,省级特色小镇5个(所属5镇全覆盖,省内唯一,其中2个特色小镇入选全国50强),A级旅游景区9个(其中4A级2个),获评安徽首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。2022年1-10月累计接待游客322万人次,旅游消费约16.3亿元。
二、主要做法
(一)全局谋划,擘画乡村旅游“总蓝图”。湾沚区始终坚持城乡融合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,精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人往乡村走、钱往乡村投、劲往乡村使,将城乡融合发展贯穿全区各项工作、落实到乡村旅游发展中。通过规划编制,精准对接城市休闲需求,创新乡村旅游产品供给,构建“一城一廊五品(城关+廊道+五镇)”的全域空间“一景式”总体布局,坚持全区乡村旅游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。
(二)艺术赋能,铺就乡村振兴“创意田”。推进艺术赋能乡村振兴,将文化创意与乡村人居环境整治、美丽乡村营建、农产品包装、乡村旅游相结合,策划打造了最原乡龙尾张、最乐水张社村、最灵秀花桥渡、最福氛小陶村,承办安徽省动漫大赛暨首届乡村文创大赛,成立“西河艺术联盟”,建成365bet娱乐注册_世界杯365体育_beat365最新版2022首家乡村艺术书房——西河艺术书房,打造既保留乡土文化,又具有城市休闲游憩功能的城市田园。
(三)要素流动,塑造业态培育“创新场”。推进城乡要素流动,推动人才、土地、资金、产业、信息等要素向乡村倾斜,出台《湾沚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施办法》,盘活乡村资产,建立完善旅游专家智库,设立文旅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,2017年以来累计投入涉旅资金65.09亿元。瞄准露营、自驾等新的城市近郊休闲需求,创新培育一批乡村旅游新业态,满足城市高质量休闲度假需求,带动村镇发展。
(四)城乡协同,打造产业融合“增效器”。紧扣“产业特而强、功能聚而合、形态小而美、机制新而优”等关键点,梯次培育兼具产业和文化特质的特色小镇。“嫁接”乡村旅游功能,打造实践研学游、科技创新游、水乡风情游、营地自驾游、工业体验游等多条产业融合品牌线路,推动乡村旅游与特色产业提质增效。
(五)党建引领,锻造基层治理“主心骨”。探索成立“党组织领办合作社”,陶辛镇级合作社注册成立旅游开发公司,统筹镇域旅游资源提档升级。红杨镇周桥村挂牌成立惠民农业专业合作社,牵头收储梅村闲置农房,并引入专业设计团队与市场资本改造精品民宿。截至目前,湾沚区共成立党组织领办合作社19个,坚持把党建嵌入城乡基层治理全过程,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组织保障。
三、取得成效
一是“生态美”彰显,建成全域美丽花园。艺术赋能在美化乡村人居环境、提升乡村旅游品质的同时,有效提高城市品味。湾沚区农村人居环境连续两年获得省政府表彰,贯穿全区的53公里乡村旅游风景道实现生态资源“变现”增效,通过乡村赛道景观提升带动沿线乡土景观美化,马拉松赛道获“安徽省十大最美线路”称号。
二是“+旅游”见效,乡村产业升级发展。打造六郎殷港艺创小镇、湾沚芜湖航空小镇、陶辛荷花小镇、红杨汽车休闲运动小镇、花桥智能托盘小镇5个省级特色小镇,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。殷港艺创小镇形成乡土建设、乡村运营、乡村规划设计等企业集群,反哺乡村旅游提升发展。
三是“闲资源”盘活,传承创新乡土文化。活化闲置资源,形成龙尾张、花桥渡、九十殿、西河古镇等系列特色主题村落,创意化改造的同时推进乡村建筑文化传承创新。同时形成九十殿庙会、月上西河民俗文化节等12项本土特色活动,保留传承乡土记忆。
四是“开满园”亮眼,创新业态百花齐放。六郎创意花海、七房艺术家村、湾沚低空旅游、和平森林公园休闲营地、陶辛百鸟滩湿地、红杨山房车露营、江南鹭岭乡村风景道等乡村旅游新业态全面开花,不断优化旅游产品供给,推动全域旅游内涵式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