湾沚区2021年1-12月份民生工程开展情况
(一)幼儿托育、妇幼健康。
1、普惠托育服务建设。我区新增备案托育机构3家,招收全日托3岁以下婴幼儿,新增备案托育机构托位数245个,千人口托位数达到1.9个。
2、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升。湾沚区婚姻登记共1716对,免费婚检共1643对,婚检率95.75%。检出各类疾病339人,疾病检出率10.32%。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常规免疫接种52395剂次,第一类疫苗适龄儿童接种率99.57%,建卡2219人,建卡率100%。
(二)学前教育促进。城北幼儿园新建项目,位于陶辛镇奚村张社社区。规划6个教学班级,建筑面积2432.58平米,控制价1554.75万元,截止目前已完工交付使用,完工率100%。培训幼儿教师164人;资助幼儿240人,拨付经费28.03万元。
(三)义务教育经费保障。
拨付公用经费2135万元,资金拨付率100%;向27525名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规定课程教科书,补助308.46万元;向909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生活费47.38万元;校舍维修任务7700平方米,截至目前7个项目全部完工,完工面积7700平米,完工比例100%;完成投资667万元,投资完成比例108.8%。我区于2020年实施智慧学校建设全区整体推进计划,分两期实现智慧学校建设全覆盖,由区政府统一集中采购,无需市级统一采购。4个教学点分别为团结小学、百花小学、胡湾小学、咸定小学,已按省定标准每个教学点配备了1套智慧课堂设备,共配备教师平板8台,学生平板45台,建设资金共32.8万元。
(四)中小学及中职学校教师培训。
湾沚区2021年教育民生工程项目已于9月份开始实施,9月初着手国培项目招标,九月下旬完成招标工作,目前合肥学院中标,信息技术项目已经开始线上培训,已有417人参加培训。
(五)就业创业促进。
公益性岗位任务数350个,完成376个,完成率107%;就业见习任务安置145名见习人员,完成197人,完成率141%。
(六)农村电商提质增效。
成功申报省级农村电商示范镇(红杨镇)1个、省级农村电商示范村5个、2个网络销售额超1000万元农村电商企业已培育成功。全区新增电商经营主体110个,区电子商务网络交易额51.2亿元。开展电子商务农产品上行、直播、跨境电商等培训,累计达1000余人次。以电商培训为抓手,提高电子商务运用水平,增强农村产品上行服务能力,全区农产品网销额9.7亿元。
(七)技能培训提升。
1、技能提升培训。企业新录用人员全年完成培训2500人,已开班培训3785人,完成率151%。
2、退役军人技能培训提升。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已经完成112人,任务完成率160%。
3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。目前培训完成400人,其中培训经营管理型人员300人、专业生产型人员50人、技能服务型人员50人,培训完成率100%。
(八)出生缺陷防治。
免费筛查1305人,筛查率66.32%,随访率100%。
(九)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。
已完成在岗乡村医生岗位培训137人,22名执业(助理)医师培训,任务完成率100%。按照省、市有关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标准,湾沚区已完成40所村卫生室及2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任务。
(十)城乡适龄妇女“两癌”免费筛查。
1、农村适龄妇女“两癌”免费筛查。宫颈实查人数10810人,任务完成率270.2%,乳腺实查人数10627人,任务完成率1062.7%。乳腺转诊人数889人(其中包括直接活检人数170人),宫颈转诊人数544人。
2、城镇低保适龄妇女“两癌”免费筛查。宫颈实查人数76人,任务完成率101.33%,乳腺实查人数77人,任务完成率102.67%。乳腺转诊人数11人,宫颈转诊人数5人。
(十一)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。
2021年,个人筹资标准为280元/人,全区参保居民共306764人,参保率101.88%。全区获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偿的共268346人次,基金支付22476.21万元。其中:住院补偿32333人次,基金支付18524.19万元(其中分娩补偿1005人,基金支付100.5万元),住院政策性补偿比73.09%;高血压、糖尿病“两病”门诊补偿14398人次,基金支付57.61万元,门诊慢特病补偿136357人次,基金支付3725.32万元;普通门诊补偿99656人次,基金支付226.7万元,普通门诊政策性报销比例为50%。
(十二)城乡居民大病保险。
大病保险共计补偿11703人次,大病保险补偿2883.28万元,政策性补偿比为62%,最大程度地减轻了参保群众的负担。
(十三)“安康码”应用。
我区“安康码”申领人数40.86万人,任务完成率135%;累计亮码数达1393.1万次,任务完成率275.8%;“安康码”累计核验次数达2368.9万次,任务完成率408.2%。区数据资源管理局积极开展“一码通办”,“一码通办”事项提升至535个事项,任务完成率105.5%。针对推进“安康码”与电子健康卡、电子社保卡(城市一卡通)、医保电子凭证互联互通,目前全市已统一完成。“一码就医”场景应用已安排选取湾沚区总医院开展“安康码”互联互通试点,目前已完成“一码就医”场景应用。
(十四)养老服务和智慧养老。
(1)规范养老服务三级中心运营。根据《安徽省城乡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建设规范(试行)》,对养老服务三级中心提升改造,指导规范运营,计划实现所有城市社区和80%的村覆盖。目前三级中心建设已完成21个,开工项目20余个。
(2)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。在湾沚镇和六郎镇完成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00户。
(3)落实老年人补贴制度。截止目前保障121918人,发放高龄津贴668.145万元。保障低收入居家老年人2863人,发放补贴资金104.783万元。 高龄津贴全面覆盖,低收居家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达到55%。
(4)养老机构综合责任险和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。全区6家公办敬老院已全部投保养老机构综合责任险,投保床位799张,支出保费3.196万元。
(十五)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。
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人数目标任务8.7万人,截止目前缴费人数92853人,完成率106.7%,享受待遇48711人,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人员养老金发放率达100%。
(十六)农村危房改造。
2021年度湾沚区危房改造任务数60户。截止目前竣工82户,已打卡发放补助资金95.4万元,任务完成率136%。
(十七)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。
1、棚户区改造。2021年湾沚区棚户区改造任务数364户,截至目前已完成365户(新开工365户,基本建成365户),任务完成率100.2%。
2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。56个小区已经开工建设,累计完成投资6334万元,投资完成率100%。
(十八)困难人员救助暨困难职工帮扶。
1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:全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742元。全区保障在册农保对象5568户7652人,人均补差742.64元,累计发放资6762.1980万元。1-12月份农保新增346户378人,增发资金30.33万元;退出456户861人,减发资金50.55万元。
2、特困人员供养及机构运行维护:
全区特困人员救助标准为每人每月965元。截至目前全区特困供养人员1881户1991人,累计支出资金2163.4674万元。其中集中供养303户303人,累计支出资金344.7488万元;分散供养1578户1588人,累计支出资金1818.7186万元。
全区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补贴标准为分散供养每人每月100元(从2019年7月提标),集中供养每人每月100元,截至目前失能、半失能特困供养对象234人,其中集中供养143人,集中供养率61.11%,累计支出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补贴28.78万元。
持续开展县(区)级特困供养机构改造提升工程。今年红杨镇敬老院已按计划开工建设,截止9月底工程已全部完工。已完成特困人员住院医疗护理保险投保工作,全区已投保特困人员1923人,支出保费26.922万元。已完成今年特困供养机构星级评定工作,现有一星级敬老院一家,二星级两家,三星级3家。1-10月累计发放特困供养机构运行维护费20万元。
3、孤儿基本生活保障。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每人每月1150元,福利机构集中供养孤儿每人每月1550元,每月按时拨付。截至目前全区现有孤儿27人,其中散居孤儿11人,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6人,社会散居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资金37.845万元。
4、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。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41人次,支出资金7.8万余元。
5、困难残疾人生活和护理补贴。
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:截至目前一级、二级残疾人生活补贴保障3109人,保障标准为每人每年960元,累计发放补贴资金298.9万元。三级、四级残疾人生活补贴保障541人,保障标准为每人每年480元,累计发放补贴资金27.2万元。
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:截止目前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保障2819人,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60元,累计发放护理补贴资金211.5万元。
6、城乡医疗救助。2021年共资助低保、特困供养等困难群众参保13004人,支出资金364.112万元,资助参合率达到100%。医疗救助共救助24847人次,支出救助金额1619.7056万元。重点救助对象的救助比例达到70%,其中特困供养人员的救助比例已达到100%。
7、困难职工帮扶。向7名困难职工提供生活救助5.538万元,任务完成率140%;向24名困难职工子女提供助学救助14.6万元,任务完成率160%;向22名符合条件的患病职工提供医疗救助34.7万元,任务完成率183.3%。
(十九)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
向5650名中职学生提供免学费补助1223.7万元;向653名中职学生提供国家助学金125.85万元;免除140名学生普通高中生学杂费19.41万元;向1131名普通高中生提供国家助学金229万元。
(二十)困难残疾人康复
经镇残联上报,区残联审核审批,已完成443名符合救助条件的对象申请材料审核审批工作,完成率109.4%;并通过惠民网“一卡通”将补助资金打卡发放到户,共44.3万元。已安置转送86名残疾儿童在定点康复机构接受康复训练,为5名残疾儿童装配矫形器,为6名残疾儿童发放儿童轮椅、坐姿椅、站立架等辅具,完成率129.3%。
(二十一)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
已完成法律援助案件412件,占全年任务114%;已办结案件402件,结案率98%。
(二十二)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程
一是选派帮扶工作已经正式启动,9名选派干部已全部驻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,区委组织部已拨付15.18万元,全力保障选派工作。二是全区村(社区)“两委”换届工作已于11月28日前全部完成。三是区委组织部和区纪委监委联合调研村(社区)干部待遇,拟于近期调整村(社区)干部待遇。
(二十三)美丽乡村建设
2021年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8个,目前项目点均已开工建设,任务完成率74%。
(二十四)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
截止目前,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完工17.895公里,完工率100%;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完工68.9公里,任务完成率100%。
(二十五)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
湾沚区加强工程管护,截止目前中央维修养护资金项目已养护4处,覆盖10.88万人口,任务完成率100%。
(二十六)农村厕所改造及粪污资源化利用
目前新改造无害化厕所2021座,任务完成率118.8%,新建3个粪污资源化利用点。
(二十七)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
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建设点已确定为六郎政和村,现已建设完成。秸秆产业化利用量4万吨,任务完成率100%。
(二十八)水环境生态补偿
按照计划完成了湾沚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第一季度61项指标以及从5月开展每月开展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,完成了湾沚区两个市级重点湖泊联圩湖和北港季度监测,监测指标为“十四五”国家地表水监测及评价方案中规定的9+X,监测结果达到相应标准。按季度开展了全区河湖长制地表水水质监测,共设置区级河长制确定的27个河流断面、区级湖长制确定的10个重要湖泊监测点位30个以及各镇100亩以上水体监测点位88个。开展全区镇域500亩以上水面例行监测、5个市控地表水生态补偿断面水质监测。
(二十九)农田建设工程
4.4万亩已全部开工建设,开工率100%;已完成4.4万亩,完成率100%。
(三十)文化惠民工程
1个图书馆、1个文化馆、5个镇文化站均按要求免费开放。补助资金16.2万元已拨付到位;完成81场“送戏进万村”演出,任务完成率100%。根据市政府统一安排,由市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牵头,各县区应急广播系统纳入全市统一部署和建设。目前湾沚区区级平台、村级(社区)平台以及终端点位已经安装完毕,实现81个行政村全覆盖。